吴晓波们,把屌丝统统消灭中国就上流了吗

2015-08-11 12:00 来源:未知

8月6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现身首届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在大会的演讲中,吴晓波声称:“要反对屌丝经济,屌丝是甘愿在社会的下层和边缘,并以此反对主流财富群体,这是堕落的表现。我觉得中国要向上走,中国不能变成一个下流社会,所以我们要反对屌丝经济。”

因为有了前段时间帮王林洗地的文章,所以此次吴晓波能说出如此鄙夷屌丝的言辞,我没有丝毫的吃惊。当然,要腰缠万贯的吴老师深刻理解“屌丝”一次的真正含义大概不那么现实,他所处的是一个光鲜体面的上流社会,接触的都是企业家、文化人、政府高官,甚至是国务院总理,他们才不会觉得自己卑微,觉得自己生活无望。所以,屌丝在吴老师眼中就是甘愿在社会的下层和边缘挣扎,并且以此反对主流财富群体的一堆loser,中国要向前,要向上走,就必须反对和消灭这群人。

然而,屌丝真的是吴老师所臆想的那群变态仇富者吗,或者又如冯小刚导演所指的“自贱”?两年前,知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炮轰屌丝,认为自称屌丝的人都是自贱,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一群人。一个知名导演,一个著名财经作家,作为精英阶层的代表,冯小刚和吴晓波在对屌丝的看法和态度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是巧合吗?

屌丝一词从来就不是底层青年的自娱自乐,也非仇富者的自我嘲讽,它既是一种网络文化和社会潮流的直接体现,更是当下社会问题的间接折射。在《人民日报》的十八大特刊中,《激发中国前行的最大力量》一文的作者如是写道:“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

《人民日报》的官微如是解读屌丝,当不雅词汇成为身份标签,我们应反思,自贱与自嘲背后,是阶层固化的现实和社会底层的焦虑。与其在口水战中争论对错,不如改变“拼爹”的规则,用公平的制度安排,打通上升通道,让机遇之门向每个人平等地敞开。

正如《人民日报》官微所言,“屌丝”绝非自甘堕落的仇富者,他们不过是在这个社会中的利益失落者,是全速前进的中国列车所忽略的无票乘客。他们不过是拒绝鸡血,厌恶鸡汤,难道这也有错?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宏大叙事,也非每个人都沉迷励志故事。屌丝就是屌丝,他们不是有志青年,也非职场精英,但他们有着自己的流行文化和价值信仰,与精英群体又有何干呢。

冯小刚对屌丝的愤怒与吴晓波对屌丝的鄙视,其实反映了当下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分裂,他们根本就没弄清楚屌丝的真正含义就迫不及待地要处之而后快。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自信了,而是一种阶层狂妄,而这种狂妄,或多或少都存在于中国的精英群体之上。

在中国传统的称谓文化之中,一直就有“贱称”的文化,自己自称“鄙人”“不才”,自己儿子叫“犬子”“小儿”,自己的老婆叫“糟糠”“贱内”,连贵为君王都会自称“寡人”(寡,少德的意思)。如果按照冯导和吴老师的逻辑,是不是古人都是自轻自贱的老屌丝?

上流人士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底层青年在奋斗无望的绝望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屌丝一词绝非冯小刚口中的鸡八毛,也不是吴晓波眼中的下流人士,它是普通大众在绝望之中对社会的调侃和反抗,在这种看似自甘堕落的嘲讽和调侃中,他们完成了对权威的解构。

堪称屌丝代言人的王尼玛曾在《暴走大事件》中如是说道,自顾自跳广场舞扰民的不是他们, 不让座就拳脚相加的也不是他们,碰瓷耍赖的不是他们,炒高房价的不是他们,开黑心食品加工坊的不是他们,建小工厂乱排污的更不是他们,是谁自己道德缺失反过来教育下一代人? 是谁自己跌倒了还要反讹把自己扶起来的年轻人,这到底是谁扶不起来?

同样,郭美美不是屌丝能够包养得起的,女主播也不是屌丝可以消费得了的,芮成钢更不是屌丝们可以吹捧出来的,连大师王林都不是屌丝能够轻易拜见和认干爹的……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谁包养、谁消费、谁吹捧、谁拜见的呢?

如果说“草根”的称号多少还有些许悲情的无奈,那么“屌丝”的自称则充满昂扬的斗志,它不是在精英群体面前的自轻自贱,而是一种戏虐的不合作态度。正是因为这种不合作,所以让吴晓波这样的精英们无法容忍,甚至恼羞成怒,喊出了“反对屌丝经济,中国不能变成下流社会”的疾呼。

然而,屌丝群体就下流,精英群体就上流吗?就当下而言,中国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屌丝的问题。纵观整个改革发展史,改革大多是自下而上的推动,最大的动力一直蕴含在民间社会,他们才是改革发展的源动力。

相反,那些掌握最多社会和自然资源的精英们,除了不顾一切地拼命往自己怀里揣各种东西之外,你们到底有多爱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同胞?你们真的如舞台上表现出来的那般体面和优雅吗?或者说,难道把中国数量庞大的屌丝群体全部消灭了,中国就从此上流了吗?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分享到:0